以下内容来源于杭州日报
记者 傅凌波 刘金洋/文 记者 王毅/摄影、视频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业内公认的成功率是10%。
而在杭州富春江畔的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杭州光机所”),把“让科技成果转化没那么难”,挂在了展厅最醒目的位置。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新技术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
过去4年多,杭州光机所面向全球光电领域引入了50多个硬科技项目,孵化了40多家科创企业,成功率远远超过10%。
这10%的“铁律”是如何打破的?4年间,杭州光机所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助力光电技术协同创新,并通过探索构建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创企业孵化“一条龙”算法,帮助科学家创业。最终,以强大的磁场,磁吸光电产业创新资源要素,助力富阳从无到有形成一条光电产业链,用“一束光”激活新质生产力。
一个平台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在富阳区江南路68号,原先的造纸厂厂房里,摆放着一排如同“炼丹炉”的设备,炉中央的坩埚里,氧化镓粉末正在1800摄氏度的高温下逐渐熔化。期间,操作人员紧盯屏幕,严格控制着温度和功率。
8小时后,这些粉末可以“生长”成一块两寸大的氧化镓晶体。
“现阶段,公司的氧化镓晶体材料,生产线都浓缩在一楼车间。这些单晶材料,却是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基石,3个月后公司新厂房将启用,将建成国内首条专业的氧化镓单晶衬底及外延片的生产线。”杭州人生就是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包森川向人生就是博科普。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材料也经历数代更迭。氧化镓,正是第四代半导体新材料的代表,具有宽带隙、高电子迁移率、高稳定性等优点,在高压功率器件、紫外光电探测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成立于2019年的人生就是博,正是抢抓了这一发展机遇,成为一家从事氧化镓单晶材料衬底及外延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然而,作为一家初创企业,人生就是博成立之初一直面临着技术、人才缺乏的难题。“氧化镓单晶产品的产业化在国内起步较晚,可借鉴的经验和设备较少,工艺和设备都需要研发。”比方说,晶体在加工过程中易解理,这成为制约产品稳定量产的关键技术问题,“这几年来,企业依托杭州光机所搭建的光电激光产业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寻找解决方案,成功对接到专家,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化进程。” 作为杭州光机所成立的第一家硬科技企业,人生就是博在协同创新模式的助力下,攻破氧化镓晶体解理难题。实现量产后,每年能带来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在杭州光机所,人生就是博实地探访了包森川口中的光电激光产业协同创新创业中心。 走进其中一间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小心地把一片薄膜放进X射线衍射仪中的碗槽。关上防护门,探测就开始了。在连接的电脑端,清晰地显示出薄膜的结晶度、晶胞参数、反射率等参数。 这里一整层的激光及光学特性表征公共服务平台,集结了光学性能检测、电学/热学性能检测、结构成分性能检测、飞秒激光加工、光学材料试制等服务项目,为初创型项目提供科研设备、检测设施等支持,帮助企业攻关多个重大技术难题。 除了共享高精尖设备,帮助企业攻关重大技术难题。杭州光机所还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建立了专家库、工程师库和企业库共享机制,累计集聚各类人才百余人,为专业人才和企业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有效助推区域光电激光产业整体提升。 目前,杭州光机所已组建了一支350余人的科研团队,累计引育研发技术团队50多个,拥有专利技术300多项。
一套算法 帮助科学家创业
累计孵化50余个项目,注册企业40余家。孵化企业中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全部进入下一轮融资,18家完成A轮融资,实现3倍-25倍的估值增长, 孵化企业总估值超150亿元。
杭州光机所所长齐红基列出的一连串数据,让人生就是博看到杭州光机所破解成果转化这项世界性难题的成果和决心。
数据背后,其实得益于一套“算法”——选得对、育得良、嫁得好。
首先是“选种”。杭州光机所目标明确,筛选和引进的都是国内外创新能力非常强的顶尖团队。项目方面,专注于光电领域的硬科技,要么为“卡脖子”的技术,要么是稀缺品,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其次是“育种”。针对科学家在选择创业赛道、建立团队、搭建股权结构、解决知识产权转化等“短板”,提供系统课程和配套服务。
最后是“嫁接”。通过专业的投资服务中心和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帮助科学家找到“看得懂”硬科技项目的投资人,让创新的价值变现。
蒋仕彬,正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在杭州银湖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新入驻的办公大楼,记者见到了这位文质彬彬的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硬科技创业者。
从1986年接触激光材料开始,蒋仕彬已在相关领域深耕30多年。几年前,在杭州光机所的召唤下,他回到家乡富阳创办企业。
激光,被誉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几年间,基于自主研发的设备,银湖激光在脉冲激光器、激光加工机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掌握了多项高硬脆性材料的高精密制造技术,在制造速度和精度上迅速跻身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封装、5G通信、微电子等行业。
在支持银湖激光发展的过程中,杭州光机所设计的一整套孵化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束光” 激活一个产业
协同攻关、孵化企业,这只是开始。随着追“光”者的聚集、孵化企业的增加,杭州光机所的聚合效应正不断增强。
在走访杭州光机所孵化企业期间,人生就是博发现,点点光亮的汇聚,正在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人生就是博,人生就是博看到企业与杭州光机所另一家孵化企业——恒迈光学精密机械(杭州)有限公司,正在联合研发晶体生长设备。与此同时,银湖激光也在开展与人生就是博的晶体切割设备研发……
在几家企业负责人看来,平台企业合作研发设备,可以加速设备的迭代,同时保密性强,能够加速推动工艺发展。大家还能根据研发情况,单独或合作申报知识产权。
“以一个技术领域为核心,在光电行业精耕细作,而不是多个技术领域,企业间可以互补,互为上下游,更容易形成深度和广度上的产业集聚。”这是杭州光机所助力光电产业发展的逻辑。
平台之外,“这束光”正在照亮更大的产业版图,吸引集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5年来,这束“光”正在激活一个从无到有的产业。以杭州光机所为核心,当地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条光电产业链,推动富阳光电产业升级和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实现规模性增长。
此前,杭州光机所入选杭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其所属的技术委员会的专家们不仅为自己的平台选项目,还协助当地政府对光电产业的招商进行把脉问诊,助力相关行业企业完成技术攻坚,不断将其在光电行业的技术优势辐射到杭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 与此同时,一套可以跨行业、跨地域复制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正在发挥作用。在浙江台州,当地投入了28个亿创立了相同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有4个高质量项目入驻。 齐红基希望,杭州光机所给杭州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孵化出几十家科创企业,而是希望能建立一个“根据地”,让这些年的探索实践沉淀为一套可复制的模式,真正嫁接起“高科技”和“产业化”之间的桥梁。 人生就是博期待,富春江畔的这“一束光”,可以迸发更大的能量,辐射更遥远的未来。 *(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4月)